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

鑑識會計 (心得)

鑑識會計(Forensic Accounting)是近年來會計專業結合IT專業熱門的議題,透過會計專業加上IT的鑑識工具,協助企業調查舞弊或不當行為,並提供可在法庭作證的有效證據,找出企業財務舞弊之處。

特色 找出企業舞弊的環節
臺灣從2006年起,因為陸續發生企業集團管理階層掏空案,例如力霸、台鳳、東隆五金、太平洋電線電纜等,另外,也有國票金所發生的內部員工舞弊造成的重大經濟案件。在在都讓企業對鑑識會計需求逐漸增溫。

臺灣對於上市、上櫃企業規定相當嚴格,除了財務報表都必須經由會計師簽核,對於其他管理階層也都有嚴格的規範,並強調要做到資訊揭露透明化,以及建議並落實內控及內稽制度。

但是,為什麼這些內控措施無法有效防止或偵測到所有舞弊或不當行為呢?細究其原因,主要是因為沒有辦法做到適當的預防舞弊及不當行為,並切實偵測到舞弊的發生,以及一旦發現舞弊後,企業沒有採取適當的回應機制,以避免類似事情一再發生。

進一步區分一般鑑識會計的調查和內部稽核的差異,主要是調查深度與廣度的不同。鑑識會計調查人員是以犯罪偵察的角度去思考推測,是為了探究特定目的的真相,目的是希望找出罪魁禍首,會從文件調查和各種不同調查程序證實事情的真偽。但內部稽核則是調查公司內部作業流程是否符合公司的作業方式,稽核員是以專業懷疑的態度去推論和假設,為了財報和資安等一般常見稽核事項去尋求專業稽核意見,會使用一般分析性覆核和稽核技巧去質疑和判斷。





-  心得  -


在現在的社會當中,有很多公司內部的人員都很了解電腦,但是有些人員卻拿這些技術來做一些不法的事情,在以前,公司要找這出這些人員,通常必須花很多的時間,而且也得找到足夠的資料才能控告這些人員,但有了鑑識會計後,公司就可以輕鬆的找到他們犯案的資料以控告他們,幫公司省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,而且也能使公司防範財務被掏空的情形再次出現。



-  出處  -

http://www.ithome.com.tw/itadm/article.php?c=6755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